三恕三思

【原文】:

孔子曰:「君子有三恕:有君不能事,有臣而求其使,非恕也;有亲不能孝,有子而求其报,非恕也;有兄不能敬,有弟而求其顺,非恕也。士能明于三恕之本,则可谓端身矣。」

孔子曰:「君子有三思,不可不察也。少而不学,长无能也;老而不教,死莫之思也;有而不施,穷莫之救也。故君子少思其长则务学,老思其死则务教,有思其穷则务施。」

——《孔子家语•三恕第九》


【白话易解】:

孔子说:「君子有三个方面要心存宽厚:有君主不能忠心奉事,有部属却随意地使唤,这不是宽厚之人;对父母不能力尽孝道,有孩子却要求他回报恩德,这也不宽厚;有兄长不能够尊敬,有弟弟却要求他顺从自己,同样不宽厚。一个人能明白忠于君、孝于亲、悌于兄,是宽厚的根本,则可以端正自己了。」

孔子又说道:「君子有三个需要思考的问题,不可不仔细省察。年轻时不努力学习,年纪大的时候便没有能力;年老时不愿推广教化,去世以后,就没有人怀念;富贵时不肯施舍,穷困了便没有人来帮助。所以君子在年轻时,考虑到将来年长,力求能够多学一点;年老时,考虑到将不久于世,便力求能多教授一些;富有时,考虑到贫困的艰难,故力求能多施舍一些。